
大树颂
幼时的夏夜,我最爱在大树下乘凉。那繁茂的枝叶,把缕缕清风送来人间,驱散了大地的一丝丝暑气。鸣蝉憩息于枝干之间,睡饱喝足了,就扯开嗓子歌唱,对此,大树一向是包容的。
后来长大读书了,我发现作家们也偏爱去夸赞各种树木。陈毅元帅赞颂青松之高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现代作家茅盾先生赞颂白杨之坚韧挺拔,“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而且是紧紧靠拢……”女作家三毛在《说给自己听》中写到:“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平时走在街上,许多树木都是最常见的,它们并不名贵,平凡又亲民。它们的一生也几乎都在为人类奉献,以生的姿态站着时,它们绿化街道,输送氧气,送来荫凉,供鸟儿栖息。以“亡”的姿态躺倒时,它们化身栋梁,建造楼阁,或者做成纸张,传承文化。
树的一生,受尽风霜雨雪的洗礼,看遍春夏秋冬的变迁。但它始终以低调的姿态存在。越是生长的繁茂,越是懂得不断向下扎根,使自己能够更加沉稳。
做人当如一棵树,不卑不亢,不骄不躁,风霜雨雪袭来,也始终要高昂着头颅接受考验。
(推荐老师 吴叶平)
科达教育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