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教学 共话智慧教育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研讨交流会在浚县科达中学(校区)举行

为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以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将优秀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创新发展、应用推广,10月29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暨ESWI智慧教育学校联盟研讨交流会在浚县科达中学(校区)隆重举行。来自河南、河北、安徽、湖北、内蒙古、重庆等多个省市、地区将近200名的校长、老师齐聚科达,与教育信息化专家马九克、全国著名课改专家丁来明一起深入ESWI智慧课堂,共话智慧教育发展之路。

智慧课堂上,老师利用平板进行导学导练,并根据教学需要将练习题和资料发送到每个学生的平板电脑,让学生进行练习和提交答案,并通过系统智能批改、自动分析,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目了然,让教学更加高效。而学生通过作品展示、教学投票、小组讨论,大大加强了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来自湖北仙源学校的老师在活动期间与学校教师针对智慧课堂教学应用进行了同课异构说课评课活动。嘉宾们认真听课,或记笔记,或彼此交流,或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湖北仙源学校张老师表示,联盟校际交流活动能够和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一同研讨备课,这对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交流会上,嘉宾们听取了各科目老师的评课、说课分享与本次课堂的自我反思总结。教育信息化专家马九克和全国著名课改专家丁来明分别对课堂进行点评,他们表扬了老师们的专业、热情以及信息化技术的熟练掌握与应用,并指出希望老师们在智慧课堂方面加强探索与创新。

浚县科达中学(校区)校长陈红军在会议上作了专题报告。他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践应用情况,还从智慧课堂的实施背景、实践成果、经验累积等方面分享了信息化为课堂教学生态带来的革命性改变。

马九克老师在《创建高效信息化课堂》专题培训讲座中,详细介绍了信息化课堂、微课程的定义,解读了制作微课程、建构课堂教学新模式,运用信息化思维方式学习信息技术等问题,并指出信息化教学是重构课堂教学模式、重构课堂生态的重要举措。

此次交流研讨会,搭建教育资源优势互补、教学成果共享、教师互动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创新发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有效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