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师者,修行者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上个月听了褚教授一场讲座,有句话印象特别深刻:“敢胡思乱想,今后才能奇思妙想;敢胡说八道,今后才能能说会道;敢胡作非为,今后方能有所作为。”
的确如此。活跃、释放、开阔的课堂氛围对孩子们来说,尤其重要。课堂上老师为引导者,那么这个“敢为天下先之师”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大胆放手,鼓励学生摒弃所谓的规则,敢于打破既有的课堂模式,勇于推陈出新。新,则创意无限;新,则创造无穷。
因此我认为,教师要做一个蓄水池,乐于接纳各种性格的学生,收取各种思维和做法,胸包千丘,怀纳万壑。让这些迥异的“牛犊们”在我们的广场上肆意冲撞摩擦,而不是做个蹑手蹑脚的小绵羊。我们教师就做个敢于放手的斗牛士,期待他们的成长。
不过,我们可不能傻傻地固定不动。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为师者不是源头,那么谁是?
学习,是要从四面八方积极地吸取知识、经验和能量。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现实生活中,一人行,也有“我师”,甚至“无人行”的时候,昨天的自己,不也是今天的老师吗?一天天的进步、反思,你就是你自己的老师呀!不能局限于身边的人,更不能局限于课本书籍。我们不仅要从人身上学习借鉴,更要从历史奔流,时代变迁,时事政治,经济发展,政府改革,城市建设,学校变化,城市街道修建等事物活动中借鉴学习,甚至我们出门逛个街、买个菜都能遇到值得学习的那个“点”,我们教师只有像海绵一样贪婪快速地吸吮汁浆,储存起来,这样才能鲜活不断,永不枯竭。
储水的过程中,更要学会过滤、沉淀、提纯、凝结,舍弃污垢糟粕,将万千精华聚之一处,精髓便由此而来,更由此而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教师之路,道阻且长,愿为师者,皆不负这场修行!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