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能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和大多数父辈一样,一辈子勤勤恳恳、淳朴善良却又沉默寡语、不善言辞。

上周,该收麦子了。虽然我在学校,也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原因无他,父亲不在家,母亲不能进行体力劳动,我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一到离校时间,我便飞快往家赶。路上打了个电话,本想问下情况如何,谁知拨了几次也没有接通。我不禁着急起来,母亲不会有什么事吧?想到这儿,我的心里更乱了,恨不能插上一双翅膀直接飞到家里。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竟是父亲打来的。父亲好像知道我的心思,开口第一句就是“麦子收过了,也卖过了,我在家,你别操心了。”不知为什么,只要一听父亲的声音,我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悬着的心就放下了。母亲在那边接过话说:“收割机收完麦子后,你爸直接用拖拉机拉院子里了,第二天又一个人卖到粮站……”后面的话我没有听清,只记得“拉回家”“一个人卖粮”。这是什么概念呢?两大车厢小麦,七千多斤,父亲一个人从地里拉回来,然后一个人从车上卸下来,再一个人装回车上,最后卸到粮站里。来来回回倒腾两次,就是几万斤的麦子,父亲要挥舞多少次铁锨呀?几万斤的麦子又是怎么一点一点从父亲手中的铁锨划过呢?我不敢想象,也无法想象。

记忆中的父亲好像一直如此。我小的时候,因为没有爷爷奶奶带,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父亲一个人干农活。特别是收玉米的时候,最麻烦。掰玉米,装玉米,卸玉米,剥玉米,晒玉米,打玉米(脱粒),再晒,直到最后打包装好囤在家里。我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爸会魔术”,头天晚上满满一车待剥的玉米,到第二天清早,就全变成黄澄澄的胖娃娃了。直到后来我长大一些,母亲腾出手了,父亲的担子才轻松一些。可是父亲从来都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很快又去谋新的生计了,进砖窑、下工地,天南海北都洒下了父亲辛勤的汗水。在外勤勤恳恳,父亲赢得工友的一致好评;在家,父亲也会见缝插针分担家务,做饭、打扫、带着我玩等,周围的婶婶、大娘无一不羡慕我的母亲。

好像大多数父亲也是这样的,他们只会埋头苦干,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也不会表达对儿女的感情,甚至大多时候都是沉默的,可是对子女的爱永远都是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