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蜗牛,慢慢走

“阿门阿前一颗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向上爬……”每当听到这首儿歌,用歌中的蜗牛来形容我遇上的这群孩子再贴切不过了。

他,我们班的刚转来的新生小乔。一上课就“关机”,一下课“满血复活”,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天天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对学习更是若无其事,好像自己就是一个局外人。对于他的行为,我发过火,斥责过,批评过。小乔仍旧是一如既往,我行我素。

看他这样,我虽然十分恼火,但是看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静下心来想想,觉得自己也有不当之处。我决心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先去了解这孩子的家庭背景,弄清他“古怪”的原因。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发现,“小乔”在转来之前,以前的学校都是“混合制”,由于学生少,几个年级的学生在一个教室,学什么的都有,没有经过正规的教育,又加上教材版本和我们学校不一样,带着“重重压力”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自然而然就会有“排斥”心理。了解情况后,我觉得他最需要的就是身边人对他的关爱和耐心的引导。如果他犯了错误,你再去对他发火,那对他来说岂不是“雪上加霜”?接下来,我试着改变对他的教育方式。

这是一节作文课,对他来说又是一节不在线的课,其他孩子们都在写刚讲过的作文,只有他拿着笔发愣,我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问他:“你怎么不写呢?”他趴在桌上耷拉着脑袋,哭丧着脸说:“我不会。”刚讲过本单元的写作技巧,只要认真听,加上平常的积累,或多或少都要写上几段文字。看着他洁白无瑕的作文本上一个字都没写,心里虽很生气,但是我没有责备他,对他说:“没关系,奥特曼打小怪兽也有输的时候,也要给自己升个级才能继续打。我们这学期比上学期升了一个年级,题目自然难了些,等你升级好了就会做了。”这一次,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对他发火,也没有直截了当地批评他的不用心,就这样心平气和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好像很喜欢我这种打趣的方式,抬头看着我,咧着嘴笑了笑,便提起笔开始写了起来。当然,对于一个“资深大王”,只言片语怎么能“瓦解”他。更多需要的是以后不断正确的引导和耐心地辅导,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他。

上课时,小乔如果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我就会盯着他几秒钟用眼神暗示,或者站在他身边讲课;遇到简单的问题就让他回答,提高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久而久之,发现他上课时,偶尔能主动回答问题,就连作业也能按时上交了。看到他的进步,我就在班上提出表扬,他也会满脸喜气,信心满满。看他这样,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只小蜗牛,在他们如水的年华里,我将会用真心继续带着这群小蜗牛一步一步慢慢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