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教我包粽子

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把端午节盼来了,为什么我这么喜欢过端午节呢?因为端午节有一个习俗是吃粽子。

“五月初五。”我边翻看着日历边兴奋地喊着,“太好了,今天是端午节,可以吃粽子了!”奶奶应着我的喊声,说:“小馋猫,你那么爱吃粽子,今天就学包粽子吧,奶奶来教你。”我爽快地答应了。

跟着奶奶来到厨房,只见奶奶已经准备好了糯米、红枣、花生还有粽叶。奶奶把糯米,红枣,花生倒入一个大盆子里,又撒上几把白糖,把它们搅拌均匀。开始包了,奶奶拿起粽叶,一边包一边给我讲解,我边听边看,心想:这也太简单了吧。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粽叶,慢慢地将糯米放进粽叶,想把它包上。可有一些糯米却顽皮地从粽叶中溜了出来。我心想:会不会是放的糯米太多了,那就少放一点。可是,糯米就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反反复复几次,总有一些要溜出来。我没了耐心,将“半成品”放桌子上,跑回堂屋玩去了。

没一会儿,奶奶就将我“捉”了回去,语重心长地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你把玩的劲儿用在学包粽子上,难道不会成功吗?”我听了奶奶的话,又重拾耐心,继续包起了粽子。奶奶告诉我:包粽子要先将粽叶折成圆锥形,再往里放适量的糯米,这样就不容易漏了。这次我吸取了轻敌的教训,也接受了奶奶的建议。我先将长长的粽叶的一端折成圆锥形,往里边放适量的糯米,再将剩余的粽叶缠在这个圆锥形上,把它裹得结结实实,严严密密的,最后再缠上几圈绳子。“大功告成!”我情不自禁地喊到。可我的粽子还是没有奶奶包的好看。即使这样,我并没有灰心,总是在上一个粽子的经验基础上琢磨着包下一个粽子。

终于包完了!奶奶把包好的粽子煮在锅里。 开饭时间到了,浓浓的粽香满屋弥漫,吃着粽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辅导老师  徐瑞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