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勤俭 传承美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小老师就教我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袁隆平院士为粮食操劳一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不浪费粮食,勤俭节约。

一稻济天下,做一颗改变世界的种子!2021年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老人,生前曾一直强调自己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5月24日上午,是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许多民众自发前往殡仪馆献花悼念,网民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哀悼。现在不少年轻人纷纷表示“节约就是最好的致敬”、“我们会好好吃饭”……还有网友提议:把每年的五月二十二日改为“节约粮食日”,来纪念袁隆平为中国及世界人民做出的贡献。并且5.22谐音是“勿挨饿”,也是袁老毕生追求。

菊花成海,稻穗如浪。那些心里装着民众的,必将被民众装进心底;那些为民众做出的奉献,也必将被民众传诵。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人是吃不上饭的,何谈浪费?天天省吃俭用的,也还是不够,依旧要挨饿!而在当代,我们零零后,对于勤俭节约虽不陌生,但依旧难以做到真正的勤俭节约。所以仍需继续学习,践行勤俭,传承自古以来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

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散智慧,收获富足。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不愧为侠之大者,国之仁士。我们对袁老最好的怀念,就是不浪费粮食。我脑中又不禁回荡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践行勤俭,传承美德,争做节约型好少年。

(辅导老师  刘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