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姥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不禁让人感伤……

姥姥个子不高,头发花白,瘦小的身体有些佝偻,记忆中每次去姥姥家,她都是慌忙地从地里回来。

小时候最爱去姥姥家,过星期天带上妈妈准备好的给姥姥的东西,我就骑着自行车出发了。记得,那时候还不是柏油路,厚厚的沙土堆在路上让人骑不动车,我就推着车往前走,推车的路大约需要十几分钟,有时候再刮点风,真是在沙漠中行走一样,眼睛都睁不开。到达姥姥家的时候总是汗水夹着沙土,满脸的疲惫。

姥姥总是笑眯眯地把我迎进家里,赶紧给我准备洗脸水和毛巾,一边擦脸一边给我拍打身上的尘土。忙完之后,拉我进屋,翻箱倒柜地给我找东西吃,一会儿就有一堆零食放在桌子上,让我挑自己喜欢的,这时候我总能犒劳一下自己。其实我来的主要目的也是代表妈妈来看看姥姥,顺便给她带一下喜欢吃的东西,但是每次我把东西交到姥姥手中,她总会全部拿出来给我吃,自己则坐在一旁看着我吃,询问我的学习情况。

到了中午,姥姥总是征求我的意见来做饭,忙前忙后尽量满足我。我喜欢吃蒸大米,姥姥和姥爷喜欢吃面条,有我在的时候,他们总是顺着我的喜好,有时候姥爷嘟囔姥姥,姥姥还笑着说:“孩子难得来一次,我们将就一下,一顿不吃,又不会掉块肉。”其实,我知道姥姥是一个很节俭的人,她和姥爷每到农忙的时候,除了帮舅舅干活之外,就去地里捡花生、玉米等一些农产品,有时候还顾不上吃饭,就是为了卖一些钱,供自己零花。听妈妈说,姥姥很要强,子女给的钱她很少要,总说自己钱够花,不用给子女找麻烦。

姥姥70岁的时候得病了,躺在病床上皮包骨头。住院那天她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个手绢,里面裹着三千块钱,说是自己的积蓄,要用自己的钱来看病。我们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这是她靠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积累的,她勤俭节约一辈子,常把“我们没事,不用麻烦你们”挂在嘴上,明明有那么多需要有我们在的时候……

风再次吹到了我的脸上,尘土再次吹进眼睛里,我仿佛又听见姥姥呼唤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