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春节
流水有痕,岁月无声。在这个没有鞭炮、没有飘雪的日子里,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35个春节。春节就像一年与一年间的桥梁,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看今朝,忆往昔,思绪此起彼伏。恍惚间,仿佛坐上了小船,穿越过岁月中的一座座小桥,回到了那些记忆中的春节。
小时候,物资相对匮乏。尽管如此,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提前准备、采买充足过年物品。每年过了冬至,父母就开始碾米、碾面,灌香肠、做腊肉。过了腊月二十三,妈妈便开始煮肉、煎鱼、炸丸子。一天天安排好,一直忙到大年三十儿。尽管忙,父母的心情却非常好,脸上总是挂着甜美的微笑。而我们小孩子,就开始掰着指头算日子。到了三十儿晚上,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饭后还要放鞭炮、看烟花。火红的烟花窜上了天空,绽放的是绚烂和温暖。那时候的春节,是眼巴巴的盼望,是忐忑的等待,是垂涎欲滴的美味,是雀跃的欢声笑语。
长大后,离家读书。到了年底,添上冬衣时,便勾起了我回家的念头。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雪有多大,车票有多难买,每年寒假,回家都是我不变的选择。无论春运有多么拥挤,我都要挤上火车,驶向家的方向。春运就像一场艰辛的迁徙,而春节就是这场迁徙中的纽带,连接起回家的路,崎岖漫长的回家路因此变成了温馨而宽广的坦途,因为我心里知道,在路的那头,有父母和亲人在等着我回家过年。那时候的春节,是日思夜想的故乡,是魂牵梦绕的家,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成家后,我便成了家里过年的主角。小时候由父母操办的事,如今都要由我和妻子来安排。生活的条件变好了,回家花费的时间变短了,不变的是筹备过年的忙碌。过年的乐趣之一恰恰在于忙,忙着给一家老小添置新衣,置备年货和礼品,打扫卫生,煎煮烹炸,觥筹交错,迎来送往。紧锣密鼓地筹备活动可以使人暂时抛下孤独和寂寞,忘却烦恼和忧愁。当我看到父母健康、家庭和睦、孩子快乐成长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了小时候父母忙着准备过年时的甜美和满足。这时候的春节,是天伦之乐,是阖家幸福,是甜蜜的负担。
在时代的变迁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命运的流转。一个又一个春节,带走了旧日的浮光掠影,也赋予了生活新的精彩。如今我人到中年,但时光未老,尚有大好年华,让自己忙碌起来,充实起来。当我看到家人的笑脸、自己的成绩和孩子的成长的时候,会发现一切的忙碌都是值得的。
春节作为岁月更替的节点,既是对过往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应该珍惜和认真对待每一个春节,对昔日不留遗憾,对现在满怀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我想,这便是春节赋予我的人生意义。
(推荐老师 刘秀芳)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