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那棵老枣树

“十一国庆”小长假,恰逢中秋节,母亲家要把收下来的玉米棒运到房顶上晾晒。一声召唤,我们兄妹几家齐聚在母亲的小院中。我的爱人和妹夫站在房顶,往上吊玉米,我和母亲、妹妹在下面装玉米棒。家中的九个小孩子也加入了劳动的队伍中。两个一组或三个一组,忙着装玉米棒,就连两岁多的小硕硕也跑过来帮着装玉米!忙活了一个小时后,大家中间休息。院中的那棵老枣树上青的、红的枣儿吸引了孩子们,大点儿的孩子拿着竹竿打起枣儿来,小点儿的孩子在地下捡枣,小儿子跑到我面前:“妈妈,吃枣,可甜了!”吃着脆甜的枣,我的思绪回到了儿时……

那时候农村的孩子没有什么零食,农历八、九月份是我们兄妹几个最高兴的时候,枣能吃了,每天摘几个尝尝,心里可美啦。这棵枣树是“九月青”,“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竿。”别的枣树到了八月枣儿就红透了,而家中的这棵枣树直到九月底枣儿才能成熟,我们几个兄妹心急,一入八月就开始摘着吃,可以吃到九月底。别家的孩子可羡慕我们了,胆子大点的孩子直接来我家里要枣,胆子小点的孩子央求着大人一起来要枣。不管谁来要枣,母亲都是来者不拒,热情地把枣送给别人,看到树上的枣少了,我们兄妹几人总是埋怨母亲,母亲总是说:“把枣分给大家,大家高兴,我也高兴。”到了九月底枣儿全红了,母亲会和我们兄妹几人打枣,把脆甜的枣儿送给左邻右舍。

听母亲说,这棵枣树是哥哥出生后,姥姥送的一棵小枣树。姥姥的想法很简单:让哥哥以后每年都有枣儿吃。这棵枣树伴我们兄妹一起长大,到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每年依然能吃到这棵树上结的红枣。远嫁的二妹,有两年因为忙,没能回家,母亲就托人带过去。还有一次,母亲自己坐了大半天的长途车给二妹送枣,我不知道不识字又晕车的母亲是怎么倒了三四次车到了二妹那的。

每年母亲都会把脆甜的枣儿分给我们兄妹,分给左邻右舍,我常想母亲的心得有多大,能装得下这么多人,装的下儿女,装的下孙辈,装的下乡邻。说来也奇怪,可能这棵枣树也懂得母亲的心,每年都结好多枣,能装满满的两大篮子,枣儿长得又大又红,吃起来脆脆甜甜的。邻居们都说,这颗枣树是当之无愧的“枣王”。

“妈,快吃枣吧!”女儿的话拉回了我的思绪。看着捧着枣让我吃的女儿,我笑了。

家里的热闹引来了邻居家的小朋友。“鑫鑫,快把这些枣儿分给小朋友吃。”我连忙对女儿说。看着孩子们吃着枣儿,笑着闹着,我满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