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教育故事之一百五十四:轻扣诗歌大门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成为一名语文老师。
前几天我讲了《轻扣诗歌大门》这节“综合性学习课”,与普通课堂不同,在备课时我还是很担心的,因为平时,只要有发散思维的题目,大多数学生会往后缩。有的学生是因为懒得动脑筋;有的学生则是担心,自己说出来的句子被同学们品评、甚至嘲笑。所以我担心这节课会失败。
但是这节课还是必须要上的。因为我知道,它既然出现在了我们的课本中,那肯定就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个重要的语文素养。艾青说过:“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思来想去,我都觉得,诗歌这种东西,不是仅靠老师的嘴就可以说清楚的,还需要学生的感悟和理解,甚至是走入诗中,体悟诗意,感悟生活,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觉得自己是多么幸运!这一节课,孩子们都成了诗人。
我首先让学生读诗、品诗,然后是给出诗句,让孩子们仿写。
仿写的原句:
“当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我高兴地捕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不少!”
这是其中的两段,要求选其中的一段来仿写,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春天,如我所料,大多数学生看到这个题目蒙掉了。“老师,这怎么仿写啊,我不会。”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开始偷偷翻答案了。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便鼓励学生:“孩子们,不要急着说不会,也不要着急翻答案,说不定,你比答案写得还要好呢!”听到这样的话,学生顿时两眼放光:“老师,这怎么可能呢?”“为什么不可能,答案也是人给出来的啊!”我开始鼓励学生,并且指导孩子们怎么去仿写诗句,“孩子们来看第一句:看到第一……春天来到时,哪一个事物首先吸引到了你,她吸引你做了什么?这是第二句。你对它做了什么?这是第三句和第四句。”
经过引导,孩子们开始活跃起来了。
王子昂:“看到第一片雪融化/ 我就感觉春天来了/我不禁在大路上奔跑/发现了新生的小草。”
李静涵:“看到第一支桃花绽放/我欣喜若狂地跳了起来/看到第一只蜜蜂采蜜/嗨,小蜜蜂,你还认得我吗/我又长高了不少!”
邢奥琳:“看到第一只蜜蜂飞过/我禁不住高兴/小蜜蜂,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尚硕宇:“看到第一朵桃花盛开/它吸引了我的目光/我高兴地想去抚摸它/宠溺地贴近去嗅它的芬芳。”
孙硕圆:“看到第一只蜜蜂飞来/向我招手问好/我想去逗一逗他/又担心把它吓到……”
孩子们,怎么样,咱们自己写的诗句不比答案给的差吧!
(参考答案:看到柳树抽出嫩芽,我禁不住开怀大笑;瞅见小草钻出地面,赶快给春的使者拍照。)
从句式上,同学们仿写的句子更加符合原句的句式,思维更开阔,我顺势指导学生,不要迷恋答案。只要肯动脑筋,你们都可以是一个小诗人。
这节课,大家都很活跃,每一个孩子都有收获,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并且从这次仿写中得到了自信。
同样,我也收获了很多,孩子们的思维都是发散的、活跃的,关键是要老师正确合理引导。我会一直努力下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们呈现出更好的课堂,让孩子们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