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麦收时

嗅到小麦成熟时的浓浓专属味道,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小时候,最讨厌这黄澄澄的麦收季节。提起收割,第一印象就是累。我们家有几亩黄沙地,我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个小八岁的弟弟,劳动力很是匮乏。对于二十几年前的劳动条件来说,农忙时节家里有充足的劳动力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比如隔壁的刘奶奶家,他们家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再多农活儿也能轻松干完,真让人“羡慕嫉妒恨”。

爹是个老实勤奋的农家汉,舍不得吃穿,能省则省,最主要的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大型收割机,家里的麦子都是一镰刀一镰刀割倒的。就这样,一个刚刚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和大人一样,挥舞着镰刀在烈日下笨拙地学习收割,刚开始不知道收割技巧,只是单纯地胡割乱砍,一天下来手腕痛到无法动弹。沙土地里进不去拖拉机,运输不方便,收割完还要把小麦一捆捆打包抬到大路上装车……炎热事小,最难受的是麦芒把胳膊、腿剌出一条条血道道,再被汗水一遍遍洗涤,那种感觉不言而喻,当然,一不留神还可能被镰刀割伤手指……整个麦收季节,劳动的汗水掺着委屈的泪水经常打湿我的衣襟。但有什么办法呢?为了帮父母分担农务,忍着吧!

爹终于买了小型收割机,装在拖拉机上的那种,只能收割不能脱粒,但好歹不用镰刀了,轻松了一些。后来又有了脱粒机,那一年,我用簸箕把所有的小麦粒装袋归仓,代价是手上磨满了血泡。再后来就有了大型收割机,小麦直接脱粒归仓。有时晚上才轮到收割我家的麦田,小麦粒一车拉不完,爹娘就先往家里送一趟,剩下的留我在地里暂时看守。虽然有满天星斗作伴,但不知从哪里突然传来的虫鸣声依然让我心惊肉跳。唉,爹怎么还不来接我呀!

长大后因为求学离家越来越远,参与收割的机会越来越少,每年打电话询问,娘总是说:“忙你的吧,别担心,现在机器那么先进,收割都不是个事儿!”

都说“麦色黄,去看娘”,直到快收割,我这个不合格的闺女才得空去看看老娘,看到二老对收割满满的期待,我由衷地感到开心:又是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