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教研为 促教学提质
教学质量的高下,与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学能力、课堂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水平。并且,较高的学科素养,较强教学能力,高超的课堂管理水平,更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晋升之源。
为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学校会举行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教师在面对此类活动时,应抱着“空杯”的思想,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识,积极主动参加、精心准备参与学校举办的各项教研活动。为此,教师在教学及教研工作都应做到几点。
一、养成乐学善思的习惯,彼此交流互鉴
毛泽东主席曾对知识分子提出“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学生”的要求,旨在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乐于接受继续教育的任务,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作为教师,在教学业务上善于学习,就是学习他人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学习他人科学的教学设计,学习他人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习他人对学生适时点拨、科学启发的能力等。那么怎样学习?对于年轻教师,要善于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学习以上提到的方面,起初可以运用“拿来主义”,先学后用,甚至可以不学不用;对于有一定教学经历的教师,要向年青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灵活的教学思想,灵动的教学创意,以及娴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总之,要相互学习,走进彼此的课堂,相互切磋,交流互鉴,共同进步。
二、强化以研促教,以研提效的思想
何为教研,即教育研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用教育科学方法对学科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意义的探索活动,通俗的讲,就是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积累了经验,解决了问题,总结了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会大大提升。但同时我们要明白,“教研”一词虽然“教”字在前,实则是应先有“钻研”精神,才会有“教研”行动,因此,我们必须先树立“钻研”精神,愿钻研,想钻研,乐钻研,强化研能促教、研能提效的思想意识,才能真正的进行教学研究,才是真教研。
三、加大参研力度,提升教研质量
对于干工作来说,“干了”和“干好”结果绝对是迥然不同的,“干了”传递出的是对工作的应付、敷衍、走过场,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意思,“干好”传达出的对工作认真负责、忠诚积极的态度,科达人干工作一向秉持“要么不干,干就干好”的原则,这彰显的是我们科达中学精神谱系中的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肯下苦功夫,能做硬功课的精神品质,结合我校的教研工作,全体教师应当发扬“干就干好”的精神品质,以积极主动,勤于思考,勇于发言,敢于质疑的态度参加教研,用“教”以务实,“研”以致用的原则参加教研,讨论不惜“面红耳赤”,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力争“打破砂锅”。在平时,对于自己的课堂教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集体教研时,对于课题反复推敲,再三琢磨,目标设置追求精当,问题设计追求科学,活动安排追求有效,切实提升集体教研质量,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成绩的良好效果。
教学研究贵在坚持,重在务实,我们一定要摒弃“重在参与”的思想,真真正正地研讨,实实在在地探究,深入教材,切磋教法,俯下身子,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打造浓厚教研氛围,加大参研力度,提升教学教研质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教学工作、教研工作亦是如此。
科达教育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