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达教育集团举行智能技术下高质量数字化课堂应用 课题指导与开题答辩报告会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达教育集团与ESWI智慧教育学校联盟携手,邀请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杰出团队,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指导科达智慧教育联盟校开展基于智能技术下的数字化课堂应用研究,在联盟所属五所学校(安徽省阜阳一中、浚县科达小学(北校区)、浚县科达学校(南校区)、浚县科达中学(校区)、鹤壁科达学校(校本部)研究课题立项、开题的基础上,10月21日,于鹤壁科达学校(校本部)举行了“智能技术下的高质量数字化课堂应用”课题指导与开题答辩报告会。会议由科达教育集团董事长姚霖主持。
(ESWI智慧教育学校联盟于2016年由浚县科达中学(校区)牵头成立,是由教育信息化专家、智慧课堂实践学校组成的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智慧教育交流实践公益组织,2018年ESWI智慧教育学校联盟成功入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现有成员校40多所,遍布河北、河南、湖北、陕西、广东、广西、重庆等多个省市,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学段,惠及学生100000多人。)
上午的专家报告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玉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葳副教授、北京市“城北小学教育集团”张丽娟主任、北京市第五中学蔡朔主任作指导报告。科达教育集团总校长方红民及集团所属四校区校长、各校课题组成员和教学业务骨干参加了报告会。
首先,李玉顺教授带来了题为《智慧课堂发展的关键及课题研究开展》的报告。李教授从智慧课堂的高阶化发展、学习活动设计、过程性评价实施以及精准教学赋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本次课题申报的整体特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其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葳副教授在线上作《素养成长型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及实施优化》报告。郑教授结合生动案例呈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样态,强调了素养成长型课堂的重要性,并从深度学习、生态学习论等前沿课题出发,探讨了素养成长型课堂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她强调,新的育人目标需要新的课程、教学和评价支持达成,课堂学习活动要呈现系统性、情境性、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和反思性、开放性等特征,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与案例。

最后,北京市“城北小学教育集团”张丽娟主任、北京市第五中学蔡朔主任分别为大家分享了《数据精准反馈·教学活力迸发》、《让数据“活”起来》的报告。张主任结合城北小学教育集团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如何收集、分析、展示数据,以助力精准教学。她的报告让参会教师深刻认识到了数据在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坚定了数字化教学的决心。蔡主任以北京五中为例,介绍了如何在学校层面建立良好的数据应用环境,以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下午,专家和参会教师深入课堂,观摩高二政治课,并进行点评。课上,李蒙老师以“1、2、3木头人”游戏作为新课导入,通过神舟十八号飞船发射为案例创设情境,借助ESWI智慧教学云平台,运用“6511”智慧教学模式,指导学生从自身的学习能力出发,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李玉顺教授、张丽娟主任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李蒙老师的课堂进行指导点评,并强调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围绕“教—学—评”一致的基本理念,确保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听评课结束后,各联盟校课题研究组成员在博雅楼五楼报告厅进行了课题开题答辩。各课题组就“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对每个课题进行了认真点评和指导,肯定了各课题组的努力,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各课题组要关注核心概念、细化研究落点、强化研究规范、拓宽研究视野,确保研究的深入和全面。
科达教育集团董事长姚霖在总结讲话中对专家的精准把脉和深入细致指导致以诚挚的谢意,并希望各课题组成员充分吸收专家的建议,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钻研精神、创新思维、扎实作风,积极推进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同时,要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确保课题研究出成果,教育教学出成绩,队伍素养有提升。科达教育教育集团和ESWI智慧教育学校联盟也将全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为课题组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保障,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让课题研究真正服务教学,助推科达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