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在教学中是所有学科中的排头兵,也是教育中的第一门学科。初中生学好语文具有多方面的好处,比如增强表达能力;培养人文素养;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他学科学习等等。因此学习语文的好处不仅体现在学业成绩上,更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激发兴趣可以设置新颖有趣的新课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的导入可以说是至关重要。比如在诗歌教学中,注重知人论世,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以《观沧海》为例,曹操是历史上最富有争议的英雄之一,他是枭雄,但同时他也是英雄,用反差的词语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东汉末年时期。用讲故事的方式抓住学生的心,那上好这堂课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要注重新课导入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发掘学生兴趣的源泉。
激发兴趣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尤其是幽默的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缓解学习压力。七年级学生一下子由三门学科转变为七科,压力猛然增加,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和感兴趣的话题,用教学语言巧妙引导,缓解他们的压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师生沟通,快速磨合,使学生快速适应上课的节奏,还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激发兴趣可以营造适当的教学情境。在合适的课程内容中,可以尝试进行一些课本剧。比如当课文中有大量的人物对白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对话,依据人物形象特点读出语气和情感,或者进行角色扮演,设计台词,加入相应的肢体语言,进行演绎。再比如,老师可以用丰富的语言,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的思绪紧跟描述进入情境,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因此,作为老师,适当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教学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从而促进学生爱上语文,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