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他们

孩子们各具特色,犹如世间无一雷同的叶片,他们存在瑕疵,亦无法完全符合我们的期待。在每位成人的心灵深处,都寓居着一个理想的孩童,教师亦然。我们往往据此标准,致力于引导学子们遵循我们心中的理想形象成长。然而,我们的使命在于接纳他们的不足,并助力他们绽放自身的光辉。
班级中汇聚了56位独具特色的学子,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性格与才能。然而,在他们之间存在一个共性,那便是在完美之列并无他们的身影。正是这份“不完美”,使我得以发掘他们各自的亮点。
以班长杨晨旭为首的尖子生,在科任老师眼里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他们知奋进,懂礼貌,是老师的左膀右臂,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可是他们的不完美之处,总是展现在其“飘飘然”之处。每当他们获取一些成就的时候,恰恰是我最担心他们的时候,因为骄傲自满是他们的不完美之处。
而我们班的中等生平时在学校,上课听讲特别认真,也积极回答问题,但是成绩却不稳定,忽高忽低,有时甚至作业不写,他们的不完美之处总是在懒惰之处显现。每逢看到他们的不完美,我便会盯着他们,在背后紧追不舍地催促他们,我想,他们偶尔可能也很头疼身后有我这么一个“唠叨虫”吧。
显然,在后进生中,他们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学业成绩上。这些不足的表现形式各异,或许是过于贪玩,或是吸收知识的速度较慢,又或是对学习缺乏兴趣等。针对他们的这些不足,我只能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众所周知,人类并非完美无缺。托尔斯泰曾言:“世间每人皆存在瑕疵,犹如上帝品尝过的苹果,某些人的缺陷或许更为显著,恰恰因其芬芳气息深受上帝偏爱。”我们应致力于发掘他们的优点,他们感恩图报,谦恭有礼,孝顺尊长,心怀爱意与善心,奋发向前,锐意进取,擅长传递幸福与喜悦……这些优点使他们的不足之处相形见绌,让他们的整体形象更加丰满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