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超前布局 有利应对变局 奋力开创新局 积极推进科达教育再创新辉煌

各位领导、同志们: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金秋沃野,丹桂飘香,这是开启又一段新征程的时节。今天,全体科达人在这里集会,隆重庆祝全国第 39 个教师节的到来,并召开 2023 年“年度总结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科达教育集团向曾经和正在科达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在后勤服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翻开科达的历史画卷,回顾科达的成长历程,历数科达取得的每一项成就,点点滴滴都有大家辛苦付出的记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大家奋斗的足迹。时间在变,历史在改,你们对科达教育的执着未变。始终不惧风雨,一路豪迈;行走当前,畅想未来。在此,衷心地祝愿每一位科达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今天的会议,既是我们全体科达人的一件大事,也是凝心聚力、共商大计的一件盛事。下面,我分别从“过去工作回顾、工作总结和今后工作建议”三个方面向大会汇报工作:

一、过去工作回顾

各位领导、同志们!时光见证前行的步伐,岁月铭刻奋斗的足迹。过去的三年,是我们科达教育发展过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三年,也是极为关键、极具意义的三年。
三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全体科达人勠力同心、真抓实干,经历了一次次大战大考,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挑战,打赢了一场场苦仗硬仗,在逆境中坚守初心,在困难中不断发展。新冠疫情的突然来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国家教育政策的战略调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落地,民办义务教育受到了较大冲击;国家经济形势下行,使得教育尤其是民办教育的发展生态也面临诸多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和压力,在董事长的战略指导下,在以岳总为首的教育集团和各校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全体科达人不等不靠,顶着压力干,迎着困难上,在惊涛骇浪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三年来,在中小学招生计划大幅度压减的形势下,我们及时应对变局,调整布局,在确保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定的前提下,加快了高中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品牌--科达吖项目也进入落地实施阶段;教育链条得到进一步拓展;在校生总人数依然保持在一万人以上,我们依然是全市民办教育的第一品牌。
三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在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优势,积极探索线上教育教学的新样态,克服了新冠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冲击,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今年的中考,浚县科达中学创造了600分以上432人,630分以上171人,和浚县一中统招生录取人数最多、分配生录取分数线最高等多项全县第一的成绩;其中三个励志班更是以全员达到600 分以上的成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鹤壁科达学校九年级毕业生124人,平均分高达500.5分,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率达到25.8%,普通高中整体录取率达到96%。鹤壁科达学校高考成绩再上新的台阶。一本上线人数和本科上线率均超额完成集团下达指标。尖子生人数和高考成绩实现了新突破,张铮、宋乙玎、周子鸣、张嫣然等同学,分别以638分、629分、628分和605分的好成绩,实现了我们低进优出的目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善堂两所小学的成绩合格率平均达到了92.8%,优秀率平均达到75%。
三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在以科达中学为牵头校的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和鹤壁科达学校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基地的示范带动下,ESWI智慧教育联盟校在四川、广西、湖北、安徽、深圳等地,吸纳了新的成员,惠及数万名学生。善堂两所小学,积极探索小学阶段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多次接待外来同行和专家的参观考察;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多次受邀外出传经送宝,扩大了科达教育在全省和全国的品牌影响力。
三年来,我们还勇于担当,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2021年7月,我市出现严重的洪涝灾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危急时刻,科达教育集团在董事长的亲自指挥下,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各校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腾出校舍,尽最大能力安置受灾群众6000余名,时间跨度近20天,切实通过实际行动为灾民纾困,为政府分忧。面对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我们的教职员工冲锋在前、战斗在前,服从安排、勇挑重担。与受灾群众心连心,在汛情中书写出家国情怀,在救灾中彰显出责任与初心。此外,我们还捐款 20 万元,积极参与了鹤壁市“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承办了青少年“护苗行动”,多次向社会捐款捐物;积极配合妇联和慈善机构接收孤儿免费上学;积极参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送教下乡和结对帮扶活动等,用实际行动贡献出磅礴的科达力量。

二、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同志们!一路栉风沐雨,一路波澜壮阔,一路长歌未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科达教育上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结果,凝聚着我们科达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我们在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坚持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依法办学
科达教育始终坚持服从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自觉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措施在科达教育的贯彻落实。各校区认真落实了民办教育在校生比例压减的安排,及时安排了政府购买学位的资金发放,坚持公民同招,按规定区域招生等政策也都一一落实到位。我们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自觉接受各级各类执法单位对学校食品安全、疫情防控、周边治安的监督检查;坚持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和心理健康教育,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优化绩效考核制度
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实际,集团对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制度进行了优化。比如,在上学年的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方案中,我们调整了“智慧课堂建设及应用”考核方法,新增了“年度绩效考核优胜单位”奖项。各校区领导班子制度完善,责任明确,思想团结,作风扎实,业绩突出,起到了统揽全局,引领方向的作用。其中科达小学南、北两校区的“精细化管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教师队伍是立教之本,固本之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鹤壁科达学校每月开展“师德师风六查六看”等自查活动;浚县科达中学定期开展“师德大讲堂”、“班主任沙龙”等活动;科达小学南北两校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标兵评选,树立师德榜样,对教师进行正向引领等等。二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鹤壁科达学校积极开展师生同考、校内信息化公开课大赛等;浚县科达中学以手把手帮扶、青蓝工程老带新、一课一研等形式,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浚县科达小学(北校区)组织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南校扎实推进“四课”的落地,实施“领导包班跟进”制度,促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三是积极改善教职工待遇,增强教职工的获得感。近几年,在办学成本不断攀升、办学压力激增的情况下,积极克服困难,基本确保了教职工工资、奖金的按时发放;确保了教师社保资金的按时足额缴纳;积极调整了教职工工资和相关津贴标准;调整落实了教职工子女“学费减免政策”和员工“工装管理办法”,减轻了员工负担,提升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

(四)坚持多元化成才方向和多渠道办学策略

小学两个校区积极开展音乐、美术、书法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全年有上百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也多次荣获“优秀节目选送单位”、“河南艺术网金牌会员单位”等殊荣。校本部综合素质教育中心开设课程达到56门,外出参加演出、竞赛30余次;艺考对高考成绩的贡献稳中有升;随着疫情的缓解,国际教育逐渐复苏,今年毕业生有5人拿到“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录取通知书;小语种学习人数增加到143人。学生多元化成才渠道进一步得到拓宽。
(五)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优化办学条件
各校区生活部、后勤保障部通过开展校区间参观交流、技能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后勤职工的业务技能,提高服务意识。去年以来,集团陆续投入资金,多措并举努力改善校园环境。改造鹤壁科达教师公寓,加装了衣柜、床头背景墙和陪寝间空调。暑假期间“各校维修工程”投入500多万元,师生住宿、办公、就餐条件得到改善。
(六)加强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各校区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认真遵照上级职能部门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加强安全教育,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全管理。积极开展系列专题活动,采用多种有效的形式,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师生安全自救能力;各校区多次开展自检自查活动,教育集团督导组也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开展联合大检查行动;集团将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坚决落实了安全工作的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一岗双责”安全责任书,细化责任,加强管理,面对突发事件真正做到有据可查,有据可依,切实有效地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七)主动作为,做好宣传工作
集团和各校区宣传报道组,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科达教育》校报共刊发13期,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280余篇,微博发布动态1400余条,市级新媒体平台上发表视频数十篇,其中校本部在鹤壁融媒发布《高考壮行会》《校长说》,在鹤壁教育台发布《为高考唱歌加油》《中考加油》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外,各校还积极策划活动,如重阳节敬老活动、世界读书日活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等。树立了科达教育的良好形象,扩大了科达教育的影响力。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是董事长高瞻远瞩、精心谋划的结果,是各校区领导班子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信任支持的结果,更是全体教职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结果。借此机会,我向大家再次表示真诚的感谢!
当然,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问题和不足。一是民办教育政策走向和地方政府的落实力度还不明朗,科达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布局还没有调整到位;二是领导班子建设还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班子成员外出学习考察次数少,研究政策少,把学校做大、做强、做优的信心不坚决,守摊保本意识需要克服;三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不稳定。此外,教育信息化从应用普及到深化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综合素质和国际教育还没有做大做强;师生住宿、办公条件及部分校区硬件设施还需加大力度改善;师生幸福指数不够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审时度势,凝聚共识,认真加以解决。


(下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