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动人心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传承经典,弘扬中华文化,5月16日,浚县科达学校(南校区)六(7)班举行了“‘联’动人心”主题活动。
活动一开始,班主任许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对联的起源:“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最早起源于桃符,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人们为了去除厉鬼,将神荼(shū)、郁垒(lǜ)的名字写在桃木上,并悬挂于门上。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而到了明代,随着对对子的习俗开始盛行,对联一词便出现了。”
接着许老师告诉我们对对联的方法,并给出上联让大家对出下联,同学们从中评选出最优对联,最终王宗耀拔得头筹,荣获“对联达人”称号。
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对经典文化更加热爱,弘扬了传统文化,有助于传承、缔造华夏智慧。
(辅导老师 许志荣)
科达教育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