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歌”气自华

诗歌在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而生。诗歌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凝聚了古往今来古代圣贤们的知识境界,高尚情操,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诗歌在古时,就被诗人们广为传颂,用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句体现了大诗人李白不畏强权的高尚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大爱国诗人范仲淹所写,展现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则传达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笔下一挥,写出千古留芳的绝世名句,抒发自己内心的豪情壮志。诗歌不仅是一种自身文采的展现,更是内心情感的宣泄,以一种极简的文字,意出万千的思绪。这也正是古代诗人对此爱不释手的原因。

诗歌不仅展现诗人们内心无处宣泄的情绪,也有着古代圣贤们对世间万物追求的哲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古人探究事物终有生死,时序更替,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则是表达出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追求,描绘出一幅夕阳海阔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诗歌是中华智慧的结晶,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瑰宝。对于我们而言,要对诗歌充满热爱之心,要去探寻诗歌美。我们应尽自己的努力,去发扬诗歌,将诗歌与我们的时代结合起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日常生活中丰富我们对诗词的理解,《中国诗词大会》就以人们喜闻见乐的方式,将诗歌重现我们的视野,走进大众心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的古典诗歌美,也将在世界文化的海洋中,被人们广为传颂,感受其魅力。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身为新青年的我们,更应该传承并发扬古典诗歌,使其成为中华文化耀眼的一星。

(辅导老师  郭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