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的成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育人先育己,合格的父母不是天生的,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共同参与,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对生活的饱满热情去影响孩子,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去引导孩子,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鼓励孩子,让孩子从小立志成才、立德成人。

成为父母后,总渴望有一种方式,既能高质高效地教育好孩子,又能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然而,事与愿违,有了孩子,就有操不完的心,这是许多父母内心的真实感受。尤其是上学后,孩子年龄稍微大点,开始有作业后,家里就“鸡飞狗跳”,这是许多家庭每天必演的家庭剧。

自从学习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后,我感慨颇深。孩子出现问题,打骂似乎是最简单的方法,也是许多家长时常采取的方式,然而,这却不是一种正确、合适的教育方法。那么,我们父母要怎样做才能实现“依法带娃”,做新时代好家长呢?

律己,是教育孩子的基本前提。为什么孩子屡教不改?往往是因为父母没有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生活中,如果一边教育孩子用功读书,出人头地,一边自己却捧着手机,这是不行的。如果几句道理就能成就一个人的一生,便不会有那么多失足的孩子了。育人先育己,父母是孩子的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说的是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犯错,是成就人生的必然过程。任何一个孩子都会犯错,如果害怕孩子犯错,便阻止孩子动手,是在限制孩子的成长。犯错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他们才会走向“对”的人生。这就像科学家做实验,总要经历一次次失败的过程才能走向成功。有人把孩子比作花,却忘了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期,我们要耐心,放下催促,静待花开。父母要相信孩子今天比昨天好,就是成长与进步。多对孩子说:“没关系,我相信你,无论怎样,我都爱你。”每个孩子都有可塑性,关键是父母如何耐心引导。

平等,是一切教育的桥梁。父母养育孩子,并不是单方面的奉献,而是双向奔赴。我们降低自己的人设定位,把孩子当作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才更愿意信任父母,接受父母。我们与孩子互相尊重,共同成长,这样的教育才会高质高效。

在依法带娃的新时代,家校共育,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家庭的教育,是播撒爱的雨露,给孩子浇灌下信念、理想、思想、行为。让我们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共筑美好未来!

(推荐老师  李素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