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
我出生在农村,家中兄妹五人。那时的农村,虽说不愁温饱,但也并不富裕。多数家庭是两个孩子,像我家这样兄妹五个的很少。那时还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都需要交学费,五个孩子的学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村里有些和我同龄的孩子初中一毕业就不再上学,而我却非常喜欢上学。有人劝我的父母:“让孩子早点儿回家干农活吧,一个丫头学再多,也没有多大用处。”
1996年我考到了鹤壁的一所学校,需要交三年的学费,一次性交清,学费总共是8000元,生活费另计。1996年的河南农村,8000元是一个家庭2至3年的全部收入。我想上学,但想到那笔巨额的学费,我退却了。我告诉父亲:“爸,我不上学了,早点儿回家帮家里干活吧。”
“胡说!丫头,能考上一所学校多不容易。咱村里跟你同龄的女孩子就你一个人考上了。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别想那么多了,要到新学校了,早点儿准备吧。”父亲着急地说。母亲在一旁不说话,我知道,父亲的话,母亲一定也听到了。母亲吃够了没文化的苦,也想让孩子多学点儿知识,可这么一大笔学费,着实让母亲发了愁。
家里十几亩地的麦子全部卖掉,又找亲戚帮忙,终于凑够了这笔学费。村里人都说父亲“疯了”,置一家生计于不顾,只为供我上学。就连大伯也三番五次劝父亲:“为了一个女孩子,不值得,还有其他孩子呢。”
九月,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父亲送我入校,我深知父母的不易,暗暗发誓一定好好学习。三年时间里,我修完中专课程的同时还自学了同专业的大专课程。1999年我又顺利考入大学,在大学里修了双学位,四年后本科顺利毕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多年后的今天,我想起当年父亲送我入校的情景,依然满含泪水。我感谢我的父母,在当时的年代,没有因为我是一个女孩子而剥夺我上学的机会,坚持供我读完大学。我们兄妹五个里有三个大学生,在当时的农村极为少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谢我的父母,我永远爱你们!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