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之一百七十六:达达和博博

给孩子一个支点,他就能撬动整个人生,只需要引导他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发出光彩,这光就能照亮一片天地,也许是一句话、一门科目、一门才艺、甚至是一道题目……都有可能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达达非常喜欢“动”,上课要动,坐着要动,站着要动,说话要动,吃饭要动……他似乎一直是“满血”状态,就算每次因为太多的“动”被老师点名也不能控制自己停下。为了改善他的“动”,我想尽了办法,他的“动”并不全然是“坏事”,我每次把一些需要动的任务交给他,他总能完成得漂漂亮亮,让我很省心。达达同学很聪明,只是不想认真干。或许我们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聪明的孩子总是带着点“特殊”技能的。“动”也许就是他的特别之处吧,既然不能改变,何不尝试去接受。带着这样的想法,我重新摆正了心态,却意外发现,我们之间的相处似乎和谐了,而且他也慢慢地收敛了自己的“动”,上课时更能静下来,作业效率有所提高,还给自己节省到了很多看书的时间。

博博是我们班大名鼎鼎的“睡神”,在接手这个班级之前,我早有耳闻。他不仅是睡神,还稍微有点暴脾气,我就利用去餐厅的机会在路上把手搭在他肩上,告诉他:“以后我们是哥们儿,有什么问题来找蒋大侠。”他腼腆地笑了,一个男孩子的心扉就这样朝我打开。在后来的多次交流中,我了解到他父母经常开大车跑长途,由于平时缺乏爱和关怀,他才把自己裹成一个小刺猬,用满身锋利的刺来对抗身边的人。在我们相处一学期后,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我看到了他的改变,同学们也看到了他的改变。哦,对了,当你看见语文课上有位同学在过道间穿梭一圈,那可不是惩罚,是为了防止博博和周公“约会”,让他偶尔动起来。

我希望这群娃娃们快快长大,又希望他们慢慢长大,多一点时间在我身旁。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坚持创新,坚持相信,坚持“蒋家军”风格,坚持改革实践,不断调整,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变成了我的“教育资源”。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好,你发现了,他的心就被照亮了。

未来我的教学生涯中还会出现小A、小B、小C……故事在继续,我亦一直在学习的路上……

做教育,需要匠人精神,要有更好的技术、更高的能力,更要有日复一日的定力,相信水滴石穿的努力,就是教育的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