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同舟 携手同行
科达教育集团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工作纪实
7月中下旬,河南省遭遇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鹤壁市市区及浚县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出现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全市平均降水量突破600毫米。浚县卫河段河水暴涨决堤、水库溃坝,多个乡镇出现险情。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科达教育集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先后设立浚县科达小学(北校区)、浚县科达中学(校区)、鹤壁科达学校(校本部)三个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共接收浚县受灾群众六千余人,在20多天的时间里,全力协助做好群众的安置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日常生活保障及灾后心理疏导,圆满完成任务。
多方协作来规划
自7月23日起,科达教育集团三个安置点陆续迎来了浚县新镇崔马湖村、牛村、王庄镇、卫溪街道办事处等地的受灾群众共六千余人,其中多为老人小孩。安置点成立后,各校区在第一时间成立指挥部,在鹤壁市政府与市委、浚县政府与县委的协助下,与公安、医疗、消防、中国移动等部门合作,设立警务室、医疗站、消防站、物资仓库等诸多部门,全方位地为群众提供安置服务,做好每一个环节。
“吃住医娱”有保障
食宿方面,学生宿舍转用为安置宿舍,三室一厅的家庭式公寓宿舍宽敞明亮,中央空调全天候开放,每户配备一位生活老师,有特殊需求的群众单独安置。学校食堂严把食品卫生安全关,餐具集中消毒;优质食材供应足量,顿顿有肉,蛋奶水果不缺席。卫生健康方面,安置点实施封闭管理,医疗人员24小时值班,确保生病群众及时得到医治。时值疫情期间,各个安置点在宿舍及全校各个角落每日定时消毒2次,每日定时广播防疫宣传内容,为安置群众接种疫苗,免费进行核酸检测。
此外,学校还开放了临时电影院、公共图书馆,提供乒乓球、足球、篮球等运动器材。7月25日,浚县科达中学(校区)安置点邀请到著名艺术家金不换先生携豫剧院团体到校带来精彩演出,极大地满足了安置群众精神层面的需求。
做好后勤保障,安置点确保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医治,有娱乐的去处,让大家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八方支援送温暖
安置点设立后,得到了党和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怀,国家卫健委、国家应急管理部救灾司、省防汛指挥部等诸多单位派人前往安置点。在现场,大家纷纷对安置点的工作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并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听闻浚县受灾严重,一辆辆装有物资的大卡车、箱车、面包车源源不断地驶入校园,爱心人士带来食品、日用品与必需品,使得安置点的保障更为坚实。同样不间断的是志愿者团体,他们闻讯而来,有周边的大学生、学生家长、受灾群众等等。校门值班、校园指引、答疑解惑、搬运物资,他们的无私奉献使得安置点的工作更加顺利。
随着最后一户群众撤离安置点,科达教育集团圆满完成受灾群众安置任务。受灾群众安置点建立之初,华科(鹤壁)集团董事长宋书选表示,只要党有号召,人民有需要,科达人就一定要冲锋在前。半个月的安置点工作,给了受灾群众家一般的舒适与温暖,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一切离不开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也离不开医疗团队、公安团队、消防团队的默默坚守,离不开志愿者们的辛苦付出,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爱心单位、组织和个人的慈心善举。坚持群众至上,牢树服务意识,把安置点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科达人与受灾群众同舟共济,做好坚强的后勤保障工作。洪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汛期灾情险情,科达人用实际行动彰显家国情怀,汇聚人间大爱。雨过天晴之后,我们的家乡一定会变得更好。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