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窃”读
我少年时代痴迷读书,无奈资源有限,能看到的书实在太少,所以只要看到小伙伴手里有新书,我便会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去,急切的样子吓得他们好像总怕我会偷去似的,用手捂着,衣服挡着,但越是这样,我越是守着他们寸步不离。
母亲上过中学,在村子的人里也算是有点文化,但她却反对我看与课本无关的“闲书”。尽管如此,母亲的态度丝毫没有影响我读书的渴望,我看“闲书”的事情就像做地下党一样秘密进行着:趁着放羊,把羊拴好躺在草丛中看,羊是否吃饱我不在意,自己看书倒是很满足;躲到猪棚后面边读书边自己画插图,根本没意识到味道有多难闻,悠哉乐哉;打着去小伙伴家写作业的理由,到邻居家借书,几次因为看书而耽误了作业。后来,我搜集了很多小人书《封神演义》《西游记》《葫芦娃》《水浒传》等等,开始幻想着自己将来发表一些大作,于是开始构思一些故事。我在15岁写了人生的第一首诗,展示在学校的展示栏上。语文课上每次老师布置作文,班里都一片哀嚎,而我总是乐滋滋的。
年少“窃”读,真真应了关汉卿曾说过的一句话: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现在看到身后书架落落大满的样子,有些书觉得好就买来,却好像再也找不到年少时“窃”读的感觉了。
科达教育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