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粽子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在我们家乡,到端午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空气中都弥漫着粽子的甜香味儿。这不,端午节快到了,粽子的甜香味好像又飘出来了,不觉回想起那个端午节和妈妈包粽子的情景。
我们准备好包粽子用的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蜜枣,还有缠粽子用的绳子。我先看妈妈示范包粽子的流程,接着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两片竹叶在手指上缠上两三圈,形成一个圆锥状,把糯米放进去,再放入一个蜜枣,可我的蜜枣,还没放进去,那些糯米已经像沙漏里的沙子从下面“溜”出来了,这糯米可真是吃饺子不吃馅——调(挑)皮。有了上次的失败经验,再次尝试时我包得更加小心。这次糯米并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溜掉”,可当我伸手拿蜜枣时,由于两片竹叶中间出现裂缝,我又一次失败了。
没有办法,我求助于妈妈,让她一步一步教我。首先把两片竹叶交织着裹在一起,放入糯米,手紧紧捏住缝儿不动,放入蜜枣,再小心翼翼地把它完全裹住,用提前准备好的线横一道,竖一道,紧紧把粽子勒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把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宝宝放入锅了。
出锅时一团“仙气”飘出,粽宝宝们闪亮登场,我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咬一口,甜甜糯糯,米香、枣香完美融合到一起,一会儿工夫我就把粽子消灭得干干净净。
妈妈说:“别光顾着吃啊,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我摇了摇头,妈妈给我讲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原来,吃粽子是一种习俗,更是屈原爱国精神的传承。
包粽子既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又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激发了我的爱国心,真是浓浓粽香,悠悠我心!
(辅导老师 赵璐花)
科达教育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