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米粽

在我们家乡有这样一句俗语:麦子黄,去看娘。麦子又黄了,我不禁想起母亲包的江米粽,仿佛已嗅到了那缕缕粽香。

小时候,吃粽子是有数的,只有在端午节那天才能吃到母亲自制的粽子。依稀记得,端午节的前一天就会听到小贩在街上叫卖:“江米粽,江米粽,香香糯糯的江米粽……”看着大块的江米粽,再嗅着浓浓的粽香,那真叫一个馋人,可再馋也得忍住,因为我们更期待第二天妈妈自制的江米粽。

端午节那天,妈妈总会早早起床,把江米一遍遍淘洗,洗净后放入一些花生、红枣,再放入清水浸泡。这边弄好后就会到外面抱些柴火。大概浸泡半小时,妈妈就会把准备好的食材放入锅中,待锅开后,放入白糖。十几分钟后,掀开锅盖,一股浓浓的江米香和着花生、红枣的香气扑鼻而来,我们姐弟几个总会追着香味儿,以最快的速度冲到厨房,看着妈妈给我们分好的粽子就垂涎三尺。我们姐弟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舍得吃,但又实在忍不住,小小抿一口,那味道真让人回味无穷。我们边吃粽子,边听妈妈给我们讲端午节的由来,听着屈原的故事,感觉吃的不仅仅是粽子还有一种爱国情。

现在我也做了妈妈,有时领着孩子去超市逛,超市的冷柜里总会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粽子,豆沙馅的、咸鸭蛋馅的、蜜枣馅的、八宝馅的……孩子们每次都会兴高采烈地挑出他们喜欢的粽子带回家。回家煮熟后,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可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风吹麦浪,粽子飘香。麦子黄了,端午节快到了,马上又要吃到妈妈包的粽子了。你闻到了吗?阵阵粽香已飘到了我的鼻子里。

( 辅导老师  赵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