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线缠绕的爱

天空晴朗,泪水溢出。

——题记

汪曾祺记忆里,端午是一筷头扎下去冒出的咸蛋黄油。而在我的记忆里,端午是一圈圈缠紧的棉线,是剥开的粽叶上缓缓冒出的蒸气,是扑鼻而来的浓浓肉香。那些为了迎接端午,为了吃上一口好粽子而进行的准备、忙碌,看似琐碎,却是生活,却是爱。

妈妈是江苏宜兴人,最拿手的就是包粽子。在北方粽叶很不好找,前几年妈妈让二哥从江苏带回很多粽叶。我埋怨妈妈那么多粽叶不知何时才能用完,妈妈笑着说:“你不是爱吃吗,多包点,你拿回去放在冰箱里。”她宠溺的眼神似乎都要把我淹没。

每年端午前夕,妈妈就开始张罗,她把浸泡好的糯米和洗好的粽叶连同牛肉粒、腰果、花生、蓝莓干等其他辅料分类摆好,这些上等的辅料放在平常妈妈是不舍得买的。她开始包粽子了,先把一张张粽叶在大案板上铺平,然后拿起来放在掌心,卷成锥形或长方形,再往里面填糯米,这些糯米中妈妈会放入我最爱的辅料,不同口味的粽子都是妈妈浓浓的爱。妈妈边包粽子边说:“粽子包起来要用棉线捆扎,捆扎是细致活儿,太松了扎不住,太紧了影响糯米吸水和膨胀,煮熟后粽子太硬。”这样的工作持续一个下午,一只只玲珑的粽子完成了,这些粽子有锥形的,有长方形的,有大的,有小的,整整齐齐排列着。粽子出锅后,我迫不及待地抓起来一个,解开一圈圈缠绕的线,咬上一口,酥嫩爽滑的口感漫上唇齿之间。

今年端午节,粽叶还在,辅料还在,我把辅料换成您最爱吃的口味,屋子还在,唯独您不在,时间一分一秒地逝去,我对您的思念不会停歇。

“再也没有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有那夜似的好戏”,这是《社戏》里迅哥独特的记忆;“那被线缠绕的粽子,染香了我的味蕾……再也吃不到那种味道的粽子了。”念粽子,更忆母亲,如果有直达天堂的电梯,我会不顾一切去看你。妈妈,我还想吃您亲手包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