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校代表团莅临浚县科达中学(校区)参观交流
3月30日,浚县科达中学(校区)迎来了来自湖南、四川、贵州等全国多个省市的初高中校长、教师30余名嘉宾,他们齐聚浚县科达中学(校区),在校长陈红军、常务副校长司庆民的陪同下,与教育信息化专家马九克老师一起走进科达中学“6131”智慧教学课堂,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常态化应用进行深度的考察调研。
走进校园,在校长陈红军、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马九克的引领指导下,嘉宾团了解了学校的办学历史、校园文化、特色教学和历年卓越的中考成绩。
各位老师按学科分类分别深入到浚县科达中学(校区)东、西学部教室,观摩智慧课堂教学的分步教学过程,对重要关键的地方,有的用笔记记下来,有的进行拍照,详细记录了分述讲解的全过程。智慧课堂上,小组式学习布局的新形式令各位嘉宾耳目一新。老师让同学们通过ESWI智慧学习终端自学,随后分组讨论、重难点讲解、当堂效果检测全面完成的教学过程和同学们准确解答问题、分享学习方法的精彩场面使各位老师感到震撼。
“这种教学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每一个学习小组都能自觉地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互相辅导、提问,气氛轻松而愉快。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真的很好,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老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精准辅导。”一位来自四川的教师深有感触地说。
座谈会上,浚县科达中学(校区)常务副校长司庆民向各位老师作了《用技术改造课堂 构建学习新生态》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学校“6131”特色教学模式,通过讲解智慧教育实施取得的成果与教学经验,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如何构建智慧高效课堂。司校长提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营造无缝学习环境,走向生态化智慧教育,重构课堂生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造共建共享联盟,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将成为浚县科达中学(校区)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
ESWI智慧研究院主任周清湍以自身高三语文教学经验为例,展示了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提出要进行“数据驱动”下的个性化教学,注重体现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浚县科达中学(校区)部分老师在座谈会上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向参会嘉宾介绍了学校特有的教学特色与ESWI智慧课堂解决方案深度融合的成果——“6131”教学模式,就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行智慧教学模式与在座的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马九克教授对浚县科达中学(校区)的“6131”智慧教学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表明教育信息化处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下,它的前途是光明无限的,要转变思想、不断学习、有所行动,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收获喜人成果。他向大家分析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现状、信息技术在科达中学的常态化运用和优势,为参会教师提供思路、意见,指导教师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应用信息化思维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浚县科达中学(校区)智慧教育教学模式符合当今社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趋势,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全人发展的理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各位参会老师要深刻领会课堂教学精神实质,希望此模式能在全国更多的地区推广普及开来。”马九克教授自信地说。
本次交流活动,使参会各校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随着浚县科达中学(校区)智慧教育常态化进一步发展和教育教学取得的丰硕成果,浚县科达中学(校区)这颗梧桐树一定会引来越来越多的教育“金凤凰”!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