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食光
小时候,生活艰苦,我最爱吃的就是妈妈做的面鱼儿,那是用红薯粉做的。用一个带小窟窿的铁片,从锅台上往下漏,下面是滚开的热水,面鱼儿不停地往下落,滚一滚,捞出来,拌上葱花、蒜汁、油盐酱醋,吃到嘴里,真是幸福!真是美味!
那时候,家家户户吃漏面鱼儿,谁家有漏子,互相借用。一到上午,妈就和几个婶婶奶奶在一起商量着做什么饭!我爱吃面鱼,就央求妈妈做面鱼儿,妈妈就用现成的面做漏面鱼儿,我一听是漏面鱼,就高兴地跳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逐渐变好了,能吃上白面了,妈妈就开始做手工面条和蒸馍。每当蒸馍的时候,在灶火上悬挂一个沙壶,馍蒸熟了,沙壶里的水也开了,可以吃馍喝水,配咸菜,蘸蒜汁……嘴里喊着:“烧饼夹牛肉,越吃越瘦,窝窝蘸秦椒,越吃越上膘。”那时候,每天都渴望能吃上白面馍和牛肉。
现在,天天可以吃上烧饼夹牛肉了,反而不觉得好吃了,去怀念那时候的红薯馍、玉米馍。红薯馍,就像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描写的一样:是“非洲馍”。黑黑的,蒸成窝头的形状,熟了以后黏黏的,凉了以后硬硬的,可是吃起来却是甜甜的;玉米馍,便属于“亚洲馍”,说得好听一点儿,金灿灿的,黄腾腾的,看着好看,颜色美,吃起来粗糙,难以下咽。
现在却怀念那时的玉米馍,如今再也吃不出那个纯正的味道了,再也吃不出那种幸福的味道了……
(推荐老师 何会娟)
科达教育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