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的邮寄
早上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了,不用猜,又是娘让我去给我弟邮寄花生。
每年这个时间,善堂镇上、周边村子里大大小小的炒锅齐发动,炒制各种口味的花生:五香味儿、奶油味儿、椒盐味儿、蒜香味儿……给我弟邮寄炒花生是我娘每年初冬必做的事。家里有地,有花生,为了省钱,爹把自己家的花生送过去,让别人帮忙炒制,然后给别人加工费。每年家里总会炒上个几十斤,分装成小袋送给亲戚朋友品尝。
娘总是把给弟的那一份先预留出来,买包装袋,用封口机细细封口,再添上其他生活用品一起打包邮寄。弟不止一次对娘说:“别麻烦啦,儿子这边啥都有,娘,您给我的东西还没邮费贵呢!”娘不听,依旧把她自认为有用的物品一个不落全邮过去。弟弟无奈,慢慢也就不阻止了。
娘的执着让我想起一对老人,那时玉米刚刚成熟,煮着吃正香甜。老人背了半袋到邮局给儿子邮寄,工作人员说:“大爷,您这邮费比这半袋玉米贵得多呀,还不如让您儿子自己买玉米划算呢。”老人毫不犹豫地说:“邮吧,味道不同。”我想,娘种出来的花生,大爷种出来的玉米,味道确实与市面上买到的不同,那就是:多了一份爱与香甜。
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天气突然降温,我把女儿的厚被子拿出来,为了防止被罩滑动又用线密密缝好,然后马不停蹄地开车送到学校。晚上十点多才见到她,女儿心疼地说:“妈,你和我爸怎么来啦?这天冷路黑的,赶紧回去吧,等你们到家差不多就晚上12点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啊!”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女儿宿舍已经送暖气了,这条被子也并没有多厚,但我坚信它更暖和。这也许就是: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过完春节总有网友晒后备箱父母准备的各种物品:鸡蛋、水果、大葱、白菜、糖三角、各种干货、活蹦乱跳的鸡鸭……每一次临走的行囊都装满了沉甸甸的爱,装满了父母对儿女的牵挂、不舍和关爱。他们以这种细微而朴素的方式引领着家风,传递着温暖,这种温暖能穿越山川湖海,伴我们千里之外。无论你我是谁,走得再远,也走不出父母关爱的视线。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等各类信息,均为《科达教育》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