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别人的文字中看到“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话,每次看到都觉得是老生常谈,没有新鲜感,从没有真正体会到这种无奈,直到今天早上,我看到那条短信……

“你姥姥,走了,五个小时,没受罪……”

我想说点什么,可总有东西堵在胸口,我不知道如何开口,眼泪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那么滚烫!我想给妈妈打个电话,可我的妈妈只有这一个妈妈,姥姥只有这一个女儿,我的难过应该会让妈妈更难过吧!我想……我想……

姥姥是个乐观的人。独自一人抚养四个孩子长大,但是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抱怨过生活的艰苦,后来,舅舅们都成家立业了,姥姥就经常念叨着: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也算苦尽甘来了,我得使劲享受生活!每次舅舅回来,她都会让舅舅带着她到近处旅游,边去边唠叨:“对门的老太太都去过,你们都不带我去,说不定哪天我就走了,我不能留遗憾!”

每年大年初二,我都想和妈妈一块去姥姥家,我还想像小时候那样,期待着姥姥带给我们的惊喜。可妈妈总说:明年吧,明年吧。年复一年,疫情的时候,我说:“我不管,明年过年,我一定要去姥姥家过年!”

怎么总是在想,总是在等?总是说什么时候不忙了,等有时间了,等有机会了就怎么样,为什么就不能立即行动呢?为什么非要留有遗憾?